(2024年12月23日至2024年12月29日)
日期 | 时间 | 会议内容 | 主持人 | 学院参会对象 | 地点 | 备注 |
23日 星期一 | 上午 10:00 | 校第十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 | 吴剑平 | 校第十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 | 行政研发大楼 403会议室 | 校会 |
23日 星期一 | 下午 16:30 | 2024届毕业实习及就业推进动员会 | 吴国向 | 党委书记、教学院长、团委书记、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班辅导员、教学秘书、2021级全体学生 | 杭1-6 | |
24日 星期二 | 上午 10:30 | 人才引进审核小组会议 | 卢植 | 院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 | 外207 | |
24日 星期二 | 下午 14:30 | 研究生开题答辩 | | | 外207/外306 | |
24日 星期二 | 下午 14:30 | 期末班主任会议 | 郑志民 | 党委书记、学院全体班主任 | 经101 | |
24日 星期二 | 下午 16:30 | 教工第二支部主题学习 | 曾阳萍 | 教工第二支部全体党员 | 外206 | |
25日 星期三 | 上午 9:30 | 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扩大)会议 | 徐西鹏 | 各基层党委书记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3会议室 | 校会 |
25日 星期三 | 上午 11:00 |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徐西鹏 | 各基层党委书记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3会议室 | 校会 |
25日 星期三 | 下午 14:30 | 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 吴剑平 | 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网络和宣传工作负责人、新闻通讯员、网站管理员、新媒体管理员、网络评论员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1会议室 | 校会 |
25日 星期三 | 下午 14:30 | 秋季学期期末本科 教学工作会议 | 缑锦 | 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负责人 | 泉州校区: 李克砌纪念楼 五层会议室 厦门校区: 行政研发大楼 2013会议室 | 校会 |
25日 星期三 | 下午 16:10 | 第四届本科教学督导组工作会议 | 缑锦 | 校第四届本科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 | 泉州校区: 李克砌纪念楼 五层会议室 厦门校区: 行政研发大楼 2013会议室 | 校会 |
26日 星期四 | 上午 8:30 | 25年小学期系部活动方案讨论会 | 吴国向 | 英语、翻译、日语系正副主任、本科专业教学秘书 | 外语楼306 | |
26日 星期四 | 下午 15:00 | 外语论坛2024年第29讲(话语策略如何影响企业信任的建构与修复:批评认知语言学与心理学实验的视角,主讲:南京师范大学 张辉 教授) | 卢植 | 学院师生 | 外207 | |
26日 星期四 | 下午 16:30 | 校第九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 | 许志勇 | 全体教代会正式代表 | 泉州校区: 庄为烜报告厅 厦门校区: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1会议室 | 校会 |
27日 星期五 | 上午 8:00 | 校第九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第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 | 许志勇 | 全体教代会正式代表、列席代表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4会议室 | 校会 |
27日 星期五 | 上午 10:30 | 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在校第九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召开) | 徐西鹏 | 全体中层干部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4会议室 | 校会 |
27日 星期五 | 下午 15:10 | 校第九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大会 | 许志勇 | 全体教代会正式代表、列席代表 | 王源兴国际会议 中心204会议室 | 校会 |
备注:
1.“校第十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泉州校区参会人员请于23日(周一)上午8:40在李克砌纪念楼前乘车前往厦门校区,会议结束后原车返回。
2.“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泉州校区参会人员请于25日(周三)下午13:15在李克砌纪念楼前乘车前往厦门校区,会议结束后原车返回。
3.“校第九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泉州校区参会人员请于27日(周五)上午7:00在李克砌纪念楼前乘车前往厦门校区,下午会议结束后原车返回;
4.“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泉州校区非双代会代表(含正式、特邀、列席)的中层干部请于27日(周五)上午9:00在李克砌纪念楼前乘车前往厦门校区,上午会议结束后原车返回。 双代会代表(含正式、特邀、列席)的中层干部请按双代会乘车时间安排(27日上午7:00)前往厦门校区。
提示:
1.不涉密、无重大事项表决及非重大的跨校区会议,原则上采用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组织单位应提前做好视频设备调试。
2.会议组织单位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和沟通,会议材料应精炼准确,严控参会范围,不安排与会议内容无关或相关性较小的对象参会。
3.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发言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