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图书馆

学术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应用语音处理技术探索留学生汉语韵律发音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4-12-06 浏览量:

2024年12月3日下午三点,外语楼207室内座无虚席。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陈莹带来了题为《应用语音处理技术对留学生汉语韵律产出的声学分析和感知评析研究》的精彩讲座。通过对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越南留学生产出的汉语普通话声调和语调进行深度分析,陈莹为我们揭示了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特征。

陈莹首先从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声学特征入手,比较了巴基斯坦和越南留学生在不同音节数的词、短语和句子层面的普通话声调产出表现。她指出,声调是汉语语音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往往表现出声学上的差异。结合现代语音处理技术,通过精细的声学分析,陈莹揭示了母语为声调语言和母语为语调语言的留学生群体在汉语普通话声调和语调上的不同声学表现,并指出,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学习者往往更容易掌握那些与自己母语差异较大的二语发音特征,另外,二语标准音输入的质和量也尤为关键。

除了深入的语言学分析,陈莹还分享了利用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对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语音产出进行语音分离和合成,做到二语学习者的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从自然语音产出中分隔开,再从听觉上评价其元辅音、声调、语音自然度和外国口音程度。此项研究为二语语音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讲座的最后,陈莹总结道,虽然声调的学习对于非汉语母语者来说充满挑战,但这一过程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利用语音信息处理技术,把语音感知和产出的实验范式应用于教学和测试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也能加深对语言学习普遍规律的理解。此次讲座打开了一扇了解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窗户,也为语音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扩展了学术视野。

初审:邱琳

复审:李守超

终审:陈恒汉

   版权所有©永利集团(88304·MACAU)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华北路269号    

   电话:(0595)22691795   邮编:362021E-mail: wyx@hqu.edu.cn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工信部备案号:闽ICP备11002060号-4

微信公众号